芝麻醬燒餅
Sesame Paste Shaobing
緣起
娘家、婆家都喜歡自製麵食,老爺和我都傳承了這樣的家風。然而從小,「和麵」從來不是孩子們參與的工序。後來雖然知道麵粉與水的(體積)比例大約是 3:1,但長輩們都說這得靠經驗。我想他們是對的,畢竟溫度、濕度、麵粉的品質、甚至水的品質....都會影響麵糰的品質。更何況,以量杯盛取麵粉,粉末的實散差異更大。因此後來,我每次和麵的成果,很大程度上都依賴運氣。
2016
年初,為準備除夕的餃子,我立定志向精確記錄食材的份量。因為現代家庭,室內溫度、濕度、水質的變化都不大,而如果購買固定品牌的麵粉,品質也是一貫的。然後就發現,這樣和麵實在太輕鬆了!!和出來的麵糰份量固定,幾次之後也能確定餡料的份量。 2017 年初包製翡翠水餃時,達到麵糰、餡料都能精準用罄的程度。
掌握了水餃的水麵之後,接著又掌握了盒子的燙麵、包子的發麵、酥餅的層酥。過去兩個多月,先後做了咖哩盒子、四色水餃、春餅、水餃、千層餅到包子,還玩票式地包了湯圓,每種麵糰、粉糰和起來都毫無壓力。原本就因為工序順暢而開心之極,老爺又一疊聲說好,簡直嗨上天了!!
然後,便想要挑戰芝麻醬燒餅。老爺和我都「非常非常」喜歡此味,但是,很少吃到讓我們滿意的品項。台中沒有;台北的幾家在店裡吃還不錯,但是這種穀食吃上一只就已飽足,在館子裡不可能專心吃它。買回家再熱過,都失真味。去北京時固然嘗到更好的品項,但是真正的極品絕品逸品,就只在小羊毛胡同的東來順裡。不要說其他餐館,就是其他東來順分店,也遠不如他家。
現在老爺既然認為,能買到的麵食沒有一樣比得上他家娘子的手澤,那小可為甚麼不來玩芝麻醬燒餅?
|
芝麻醬燒餅
手邊《北京菜點選編》中有芝麻醬燒餅,其麵糰混合水麵、燙麵、發麵揉成,再加上芝麻醬,以層酥手法製餅。當年一看,立即退縮。現在對於和麵已有信心,決定一試。不過上網搜尋,大都使用發麵。這裡我用自己的方式發麵,製餅則參考以下兩個視頻:
16 只份
發麵麵糰
|
|
600
|
grams 中筋麵粉
|
12
|
grams 白糖(1 大匙)
|
10
|
grams 酵母粉
|
340
|
ml 冰水
|
aa
|
清油
|
麵粉、白糖、酵母粉置盆中,淋下冰水,揉成偏軟的麵糰。抹上清油,加蓋冷藏 30 分鐘。
調味芝麻醬
|
|
200
|
grams 芝麻醬
|
4
|
grams 花椒粉(2 小匙)
|
4
|
grams 小茴香粉(2 小匙)
|
3
|
grams 海鹽(½ 小匙)
|
20
|
ml 麻油(4 小匙)
|
20
|
ml 醬油(4 小匙)
|
將全部食材調和成稠厚的抹醬。
稀釋蜂蜜
|
|
15
|
grams 蜂蜜(1 大匙)
|
15
|
ml 溫水(1 大匙)
|
調和蜂蜜與溫水。
製餅
|
|
aa
|
發麵麵糰(from above)
|
aa
|
清油
|
aa
|
調味芝麻醬(from above)
|
aa
|
稀釋蜂蜜(from above)
|
aa
|
白芝麻
|
麵糰分為二份。案板上薄抹清油,取一份麵糰,擀成 50x30-cm 的長方薄片。均勻抹上半量調味芝麻醬,捲起,切成八段。每段捏攏切面,合向底部,製成小圓丘形。
每只刷上稀釋蜂蜜,沾上白芝麻。芝麻面朝上,置薄油平底鍋中,以文火烙四分鐘。翻面,續烙四分鐘,至兩面金黃。移置襯有烤盤紙的烤盤中,芝麻面朝上。入 200°C 烤箱烤至外層酥鬆,約 12 分鐘。
依同樣方式,將所餘的一份麵糰製成八只芝麻醬燒餅,共得 16 只。
芝麻醬燒餅 1
芝麻醬燒餅 2
芝麻醬燒餅 3
芝麻醬燒餅 4
|
感想
這次由我和麵、製餅,而由老爺烙、烤。考量平底鍋、烤盤的大小,這 16 只燒餅至少必須分為兩次製做。他烙、烤的同時,我繼續製餅。
其成果?老爺和我都感歎,這實在好吃到太犯規了!然雖如此可口,卻並沒有達到「無懈可擊」的程度。主要是製餅的手法不夠熟練,烤成的餅,切開來夾肉時容易鬆散。有待下次改進囉。
|
今年老誕 @ 2020/03/08
Related
Articles:
2019 0323 三果小米粥, Three Fruits Millet Porridge 2019 0323 茴香牛肉餡餅, Baby Fennel Beef Puffs 2018 0323 四象燒賣
2016 0323 櫻茶
2014 0323 玄都水讌
2013 0323 老誕
|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