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21 夏至 夏至月朔日環蝕, Summer Solstice, New Moon, and Annular Solar Eclipse


夏至月朔日環蝕
Summer Solstice, New Moon, and Annular Solar Eclipse


今年的夏至月朔日環蝕

2020/06/21,夏至、月朔、日環蝕。

16:13'07" @ 臺灣澎湖白沙鄉吉貝國小

二十四節氣中,有十二氣為「月初之氣」,其餘十二氣為「月中之氣」。「月中之氣」簡稱「中氣」,依次為雨水、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。

今年西曆五月的月朔在 05/23,西曆六月的月朔在 06/21,也就是說,月晦在 06/20。而小滿在 05/20,夏至在 06/21,造成 05/23 06/20 的這一朔望月「無中氣」,因此成為閏月。

(閏月的定義是「無中氣月」,請參見後續解釋。)

今年 06/21,中原標準時間的「太陽日」,夏至點在 05:46,月朔則在 14:43。也就是說,事實上夏至點發生在上一個朔望月中。但是朔日的計算,是從子正到下一次子正。只要夏至和月朔發生在同一太陽日中,無論孰先孰後,都算在朔日開始的朔望月中。

真是有趣!這是我第一次留意到這狀況。

此外,這次日環蝕,在台澎金馬地區,最早能看見且能看得最「環」的地方,是金門。接下來,澎湖、嘉義、以及花蓮台東交界地帶,也都能看得很「環」。

還有,日蝕必發生在月朔,月蝕必發生在月望。





曆法

曆法主要分為陽曆、陰曆、陰陽曆三種。陽曆依太陽週期制訂;陰曆依月相週期制訂;陰陽曆(lunisolar calendar)則兼顧月相週期與太陽週期而制訂。

宇宙之中星球運行,彼此牽制影響。且每個星球本身,都並不是均質完美的幾何球體。因此太陽週期、月相週期都非定值,而有細微的變化。然曆法之制訂,是為方便人類社會使用,宜有簡單規律。因此各種曆法,都在精確與實用之間,作了不同程度的折衷。

陽曆以太陽運行一週期為一年。由不同座標觀測太陽週期,其時間長度並不相同。因此所謂「年」,又有恆星年、回歸年、近點年、交點年....之別。其中「回歸年」(tropical year)是由地球觀測太陽運行一週期的時間。而曆法之制訂,是為人類在地球上使用,因此陽曆的制訂,以回歸年為基礎。

陰曆以月相變化一週期為一月。由不同座標觀測月相週期,其時間長度亦不相同。因此所謂「月」,亦有恆星月、朔望月、近點月、交點月....之別。其中「朔望月」(synodic month)是由地球觀測月相變化一週期的時間,因此陰曆的制訂,以朔望月為基礎。

陽曆、陰曆的基本差異在於,陽曆考慮季節變化,陰曆則否;陰曆考慮月相變化,陽曆則否。

陰陽曆的制訂,則兼及回歸年的季節變化與朔望月的月相變化。


西曆

西曆屬於陽曆,以回歸年為基礎。

現行西曆為格里曆(Gregorian calendar),因通用於國際,亦稱「公曆」。其前身為儒略曆(Julian calendar),於 45 BCE 由儒略.凱撒(Julius Caesar)頒訂啟用,故名。

儒略曆一年 365.25 日,四年一閏。一年 12 月,單月 31 日,二月平年 29 日閏年 30 日,其餘雙月 30 日。一月至五月的月名 ⁽²⁾ 均來自古羅馬傳統神話或節時,六月(June)是古羅馬創始人 Lucius Junius Brutus 的名字,七月(July)則是凱撒的名字。其後奧古斯都(Augustus, 原名屋大維)創建羅馬帝國,去世之後,羅馬元老院將八月(August)改為他的名字,並成為大月。後續月份大月小月重新交替,二月則改為平年 28 日閏年 29 日。

由於儒略曆一年日數與實際回歸年長度略有差異,每一百餘年便會累積一日誤差。該曆以 3 21日為春分,啟用之初與實際春分相合;及至西元 1582 年(CE ⁽¹⁾),已與實際春分相去十日。教宗 Gregorius XIII 遂修訂新曆,於 1582 頒行,依教宗之名稱為格里曆。

格里曆一年 365.2425 日,基本上四年一閏,然能被 100 整除的年份不閏,而能被 400 整除的年份仍閏。依此,則 400 97 閏,較儒略曆少三個閏年。每年月數、每月日數則沿用儒略曆。不過格里曆所訂的一年日數,與實際回歸年長度仍有些微差異。

實際回歸年的長度,由黃道上不同點觀測,並不完全相同。天文學上取黃道上所有點回歸年長度的平均值,稱為「平回歸年」。每一年的平回歸年長度,亦有些微差異。以 2000 CE 1 1日地球時為基準, Moisson 的平回歸年解析值為 365.242 190 419 SI ⁽³⁾ ⁽⁴⁾。依此計算,則格里曆每三千餘年會累積一日誤差。

儒略曆、格里曆均依平回歸年制曆,屬「平回歸法」。雖取黃道上所有點回歸年的平均值,但北半球春分點(northward equinox ⁽⁵⁾)仍具特別意義。該點回歸年在 2000 CE 365.242 374 SI ⁽⁶⁾。相較於其他主要分點數值,其與格里曆的一年日數最為接近。


夏曆

夏曆屬於陰陽曆,兼顧回歸年與朔望月。

「夏曆」名稱有三重意義。其一,此為「建寅」之曆,相傳夏代即採此曆;其二,漢武帝太初以降,曆代屢修曆法,雖各有其名,然均採「建寅」,故通稱夏曆;其三,此為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。

夏曆中的陽曆

夏曆中陽曆的實踐,在於「節氣」。華夏以農立國,農耕須依季節行事。古人以土圭測日晷,在商代已有「四季」:日影最長之日為「冬至」,最短之日為「夏至」。冬至到夏至之間,晝夜長短相等之日為「春分」;夏至到冬至之間,晝夜長短相等之日為「秋分」。周代則發展為八節氣,增加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四節。

及至秦漢,依太陽位置而定的二十四節氣已然確立。漢成帝年間(51 BCE 7 BCE),劉歆增修「太初曆」,成「三統曆」,將二十四節氣明訂於曆法: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;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;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;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
三統曆一年十二月,以立春、雨水二節為寅月;驚蟄、春分二節為卯月;清明、穀雨二節為辰月;餘此類推。雨水、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等十二節氣因在每月之中,又稱「中氣」。

歷代均建「正朔」。《史記.曆書》:「夏正以正月,殷正以十二月,周正以十一月。」夏代以正月(寅月)為一年之始,商代以十二月(丑月)為一年之始,周代以十一月(子月)為一年之始。因此後世稱夏代曆法為「建寅」之曆,商代「建丑」,周代「建子」。秦代改為「建亥」,以十月(亥月)為一年之始。漢初因襲秦曆建亥,至漢武帝太初曆(104 BCE)改回夏曆建寅,沿用至今日。

夏曆亦以回歸年制訂曆法,然並不取平回歸年,而以北半球冬至點為基準,稱為「歲實」。

夏曆中的陰曆

夏曆以「朔望月」紀月,這是陰曆的實踐。依太陽位置定節氣,再依節氣定月份的方式,並不能表述月相。而月相不但方便庶民日常觀測,且關乎江海潮汐,對漁業至為重要。夏曆認為不宜偏廢,因此始終陰陽並重。

「月相」是在地球上所能見到的月球形相。⁽⁷⁾ 月球得太陽照射的部分明亮,在地球上可見;未得照射的部分黑暗,在地球上不可見。因著太陽、地球、月球三者相對位置的移動,月相即有所變化。

當月球與太陽黃經相同時,未得太陽照射的半面月球朝向地球,因此在地球上不可見。夏曆稱此時為「朔」。當月球與太陽黃經相差 180° 時,得太陽照射的半面月球朝向地球,因此在地球上可全見。夏曆稱此時為「望」。月相由朔而望,再回到朔的循環週期,稱為「朔望月」。其時間長度並不十分穩定,天文學上取平均值,稱為「平朔望月」,在 2000 CE 其值為 29.530 588 853 SI ⁽⁸⁾ ⁽⁹⁾

夏曆以月朔所在的一日為每月初一,稱為「朔日」。月朔點可能落於朔日的凌晨,也可能已將近夜半。因此下一個朔日可能在 29 日之後,也可能在 30 日之後。於是陰曆每月或 29 日、或 30 日。月望所在的一日則稱為「望日」,可能落於每月十五日或十六日。《釋名》:「望,月滿之名也,月大十六日,小十五日。」

朔日月球與太陽黃經相同,太陽、月球、地球略成一線,月球位於太陽、地球之間,因此可能產生「日蝕」。望日月球與太陽黃經相差 180°,太陽、地球、月球略成一線,地球位於太陽、月球之間,因此可能產生「月蝕」。朔日之蝕必為日蝕,望日之蝕必為月蝕。因此古籍記事,經常僅曰「朔,有蝕之日」或「望,有蝕之日」,而不標明日蝕或月蝕。

月相的形成,是因由地球所見,陽光照射月球的方向不同,在月球上形成陰影(shade)。月蝕則是因地球遮住射往月球的陽光,在月球上造成投影(shadow)。兩者成因並不相同。日蝕成因則與月蝕相似,是因月球遮住射往地球的陽光,在地球上造成投影。

閏月-夏曆中的陰陽交泰

回歸年(tropical year)亦稱「太陽年」(solar year),一年大約 365.24 日。若均分為 12 個月,每月平均約 30.44 日。這個數值,天文學上稱為「太陽月」(solar month)。如果 24 節氣長度相等,每二節氣為一月,則此「平氣月」即是太陽月。

陽曆平氣月(30.44 ± 日)大於陰曆朔望月(29.53 ± 日)。當兩者並行,大約每 33 月便會相差一月。假設某年立春(寅月之始)恰為夏曆一月初一,則立春、雨水在一月,驚蟄、春分在二月,餘此。第二年前四月與第一年相同,但因為陰陽每月日數之差,至第五月即會有所改變。如果不置閏月,至第三年,即變為大寒、立春在一月,雨水、驚蟄在二月。至第四年,更變為小寒、大寒(丑月)在一月,立春、雨水(寅月)在二月。如此,與「建寅」便有本質上的不同。

為彌補陽曆與陰曆之間的累積落差,須設「閏月」,有閏月之年即為 13 個月。《尚書.堯典》: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」設閏月的方法,西漢後期「三統曆」已明定「閏月無中氣」的規則。夏曆以「無中氣月」為閏月,至今依然。

24 節氣中,立春、驚蟄、清明等 12 氣在陽曆月的每月之初,為「月初之氣」;雨水、春分、穀雨等 12 氣在每月之中,為「月中之氣」,亦稱「中氣」。因為平氣月日數大於朔望月,如果一中氣落於某朔望月晦日(最末一日),則第二月可能沒有中氣,至第三月的朔日(初一)甚至既朔(初二)才有中氣。這沒有中氣之月即為「閏月」,名稱隨前一月。比如前一月為七月,無中氣月即為閏七月,下一月則為八月。

也就是說,寅月中氣雨水必在一月;卯月中氣春分必在二月;辰月中氣穀雨必在三月....然而,寅月月初之氣,立春,或在十二月或在一月;卯月月初之氣,驚蟄,或在一月或在二月;辰月月初之氣,清明,或在二月或在三月....

月初之氣亦會交錯成為閏月中的惟一節氣。比如,閏五月的惟一節氣必為小暑,閏六月的惟一節氣必為立秋,閏七月的惟一節氣必為白露,餘此類推。

閏月-平氣平朔法


閏月-平氣平朔法

「平氣」與「定氣」

以上討論,皆假設 24 節氣長度相等。這如同假設,地球繞日運行的軌道是圓形,太陽位於圓心。然事實並非如此。地球繞日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,太陽位於橢圓的兩個焦點之一。

以下為地球軌道示意圖 ⁽¹⁰⁾。此圖將橢圓離心率(eccentricity)誇大,以利討論。真實的地球軌道目前離心率是 0.01671123 ⁽¹⁰⁾,接近圓形。且因行星間重力吸引,未來離心率將愈來愈小,更接近圓形。


天體在橢圓軌道上運行時,速率並非定值。根據克卜勒第二行星運動定律(Kepler's second law of planetary motion),相同時間內,地球與太陽連線所掃過的面積相等。

太陽位於橢圓軌道的兩個焦點之一,其與軌道上每一點的距離有遠近之別。如圖所示,地球的近日點(periapsis)在西曆 1 3 日前後,此時地球運行速率最快。遠日點(apoapsis)在西曆 7 3 日前後,此時地球運行速率最慢。

24 節氣依太陽黃經位置而定,每節 15°。地球接近近日點時速率較快,掃過 15° 所須的時間較短;接近遠日點時速率較慢,掃過 15° 所須的時間則較長。

下列《二十四節氣表》以 2010 CE 為例,列出 24 節氣的西曆日期時間,以及各節氣至下一節氣的日數。由表可見,近日點(西曆 1 3 日)在冬至之末,接近小寒。此時節氣最短。遠日點(西曆 7 3 日)在夏至後期,靠近小暑。此時節氣最長。

二十四節氣表
本表以 2010 CE 為例,西曆日期時間以中原標準時間為基準 ⁽¹¹⁾


二十四節氣表

太陽黃經圖

太陽黃經圖

閏月的定義是「無中氣月」

閏月的定義是「無中氣月」。因此兩個中氣的距離必須大於一朔望月(29.53 日),其間才有可能產生閏月。依節氣之間的實際距離定閏月,是為「定氣法」。前述假設每個節氣長度相等,依節氣之間的平均距離定閏月,則為「平氣法」。

表中冬至與大寒相距 29.44 日,小於一朔望月,因此不可能產生閏十一月。反之,如果冬至在朔日(初一)上午,而當月恰為大月,則大寒落於晦日(三十日)下午,於是產生「雙中氣月」。雙中氣會造成下月或下下月無中氣。因雙中氣月而產生的無中氣月,不閏。

大寒與雨水相距 29.58 日,產生無中氣月的機率極低。又因冬至與雨水相距 59.02 日,小於兩個朔望月(59.06 日)。因此,十二月縱使無中氣,也必來自前一月雙中氣,於是並不造成閏月。

雨水與春分相距 29.95 日,產生無中氣月的機率亦低。同時「正月不閏」,此時縱使產生無中氣月,亦不成為閏月。當月為二月,下一個有中氣月則為閏二月。

據此,則夏曆沒有閏十一月、閏十二月,也沒有閏正月。

其後,由春分而穀雨而小滿而夏至,中氣之間距離漸大,產生閏月的機率亦漸大。夏至距大暑 31.45 日,達到最高值,意謂閏五月產生的機率高於其他月。其後,由大暑至處暑至秋分至霜降至小雪,距離漸小,產生閏月的機率亦漸小。小雪與冬至相距 29.56 日,產生閏十月的機率又趨極低。

「平朔」與「定朔」

月球繞行地球的週期並不十分穩定。這是因為,影響月球運動的天體,除地球之外還有其他行星、彗星、甚至太陽。這種因一個以上質量體引力的影響,而造成可察覺的複雜運動,在天文學上稱為「攝動」(perturbation)。今日科學已可將攝動列入程式,相當準確地推算出每個朔望月的長度。依此定月朔,是為「定朔法」。若依「平朔望月」(朔望月的平均值)定月朔,則為「平朔法」。

雖然「十九年七閏」的精確度如此之高,但是並不代表,現行西曆的日期,與夏曆陰曆的日期,每十九年會重疊一次。因為格里曆有閏年,如果某年為閏年, 19 年後必非閏年。而夏曆有大月、小月、閏月,也並非每 19 年循環一次。


註:

⁽¹⁾ 西曆紀年,傳統以 "BC"Before Christ)為「西元前」,以 "AD"Anno Domini)為「西元(後)」。其中 "Anno Domini" 是中世紀拉丁文,意為「主(降生)後」; Before Christ 則為「主前」。

近年全球頗以宗教平權為意。為淡化紀年用字的基督教印記,逐漸以 "CE"Common Era, 公元)取代 "AD",以 "BCE"Before Common Era, 公元前)取代 "BC"。不過當然,個人或個別團體將之解讀為 "Christ Era" "Before Christ Era",亦無不可。


儒略曆月名及其來歷

⁽³⁾ 資料來自回歸年

⁽⁴⁾ 依據目前國際單位制(SI,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'Unités),時間的基本單位是「秒」(SI 秒)。國際度量衡會議對 SI 秒的定義是:銫 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 9,192,631,770 個週期的持續時間。此定義條件為: 1. 銫原子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; 2. 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。

國際天文聯合會(IAU,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)所用的時間單位則是「日」(SI 日),相當於 86,400 SI 秒。因為討論天文曆法時,若以 SI 秒為單位,甚為不便。此外 IAU 亦使用「儒略年」(Julian year, "a")為單位,相當於 365.25 SI 日,或 31,557,600 SI 秒。比如討論冥王星(134340 Pluto)的軌道週期時,以 248 儒略年(248a)表述,遠比 90,590 SI 日更為明白易讀。

⁽⁵⁾ 舊時所謂「四季」,皆以北半球為基準。然而北半球的冬至是南半球的夏至;北半球的春分是南半球的秋分。因此科學討論,多稱「南至點」(southern solstice)、「北至點」(northern solstice);「北向分」(northward equinox)、「南向分」(southward equinox)。

⁽⁶⁾ 資料來自 Tropical Year

⁽⁷⁾ 月相,資料來自 Lunar Phase


月相表

上圖所示,眉月由右方漸明,殘月至左方漸暗,是北半球所見的月相。南半球所見月相與此相反,眉月由左方漸明,殘月至右方漸暗。

另,傳統稱初二為「既朔」,初三為「朏」(音斐)。每月最後一日則稱為「晦」。

⁽⁸⁾ 資料來自 Lunar Month Synodic Month

⁽⁹⁾ 月球繞地球運行的週期,短於朔望月。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運行,所以月球在繞行地球一周之後,還得「跟上」地球的移動,才能由地球上觀測到相同的月相。月球繞行地球的週期,由不同座標觀測,其值約在 27.21 27.55 SI 日之間。

⁽¹⁰⁾ 資料來自 Earth's Orbit

⁽¹¹⁾ 資料來自時間


今年夏至 @ 2020/06/21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