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2 初六 成都讌



滿漢全席
席次八人

乾果四色

鮮果四色

前菜四品
乾煸冬筍    椒麻兔片    紅油腰花    陳皮乳鴿

大菜四道
猴排蹄筋    蝦子刺參    樟茶番鴨    糖炒四喜

暖鍋一品
開水白菜暖鍋

點心
珍珠丸子    鴛鴦鍋炸

飲品
茅臺酒    普洱茶


乾煸冬筍

4
支冬筍, peeled, 60 g each
aa
清油
15
grams 榨菜片, soaked and squeezed
15
grams 水發大蝦乾, trimmed
aa
蔥末
aa
薑末
aa
淡色醬油
aa
烏醋
aa
黃糖

冬筍每支對剖二爿,略為捶鬆,每爿切為六扇片,以薄油文火煸炒至色澤金黃。榨菜、蝦乾分別切成細末。

以清油炒香蔥末、薑末、榨菜末、蝦乾末,落入冬筍,以淡色醬油、烏醋、黃糖調味,拌炒至乾爽。盛盤送席。

24-cm Ø plate


椒麻兔片

aa
花椒粒
aa
蔥末
aa
薑末
180
grams 嫩兔淨肉
½
只蛋清
aa
淡色醬油
aa
黃酒
aa
芡粉
aa
清油
120
grams 藥芹, cut into 4-cm sections
aa
海鹽

花椒粒與蔥末、薑末一同切細。兔肉切片,加入蛋清抓勻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芡粉拌醃。入熱鍋溫油撥散,盛出。

以鍋中餘油炒香蔥薑花椒末、藥芹段,以海鹽調味。落入兔肉,一翻,盛盤送席。

24-cm Ø plate


紅油腰花

1
副豬腰, 2 pieces, 250 g each
aa
黃酒
120
grams 萵筍片, blanched
30
grams 芝麻醬
aa
淡色醬油
aa
烏醋
aa
黃糖
aa
紅油
aa
蒜茸
aa
薑茸

豬腰每只橫向剖為二爿,剔淨筋囊,在光滑面直向劃上刀紋,斜刀片成花片。以清水漂浸,反復換水,至水色清明澄淨,瀝乾。入摻有黃酒的沸水中燙至將熟,漂過涼水,瀝乾。置墊有萵筍片的盤中。

芝麻醬以溫水調開,以淡色醬油、烏醋、黃糖、紅油、蒜茸、薑茸調味,與腰花萵筍一同送席。當著賓客淋下酢料,拌勻奉客。

24-cm Ø plate w/condiment dish


陳皮乳鴿

180
grams 乳鴿淨肉
½
只蛋清
aa
淡色醬油
aa
黃酒
aa
芡粉
aa
清油
80
grams 青色甜椒絲
40
grams 紅辣椒絲
aa
烏醋
aa
黃糖

鴿肉切粗絲,加入蛋清抓勻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芡粉拌醃。入熱鍋溫油撥散,盛出。

以鍋中餘油炒香陳皮絲,落入甜椒絲、紅辣椒絲,以淡色醬油、烏醋、黃糖調味,拌炒均勻。落入鴿肉,一翻,盛盤送席。

24-cm Ø plate


猴排蹄筋

蹄筋是有蹄動物四肢連結關節的筋腱,有鹿筋、牛筋、豬筋、羊筋之分。清代位列「八珍」的「筋」乃指鹿筋。《唐本草》中已收有鹿筋:「主勞損續絕。」其後歷代本草,皆以鹿筋入藥。

鹿筋綽有祛風濕、強筋骨之功,做為食材,則略失之過硬。牛筋如果生鮮取用,質感極佳;然此滿漢全席,宜以乾品供爨。乾品發製的牛筋,不如豬筋軟潤。羊筋則又失之過小,亦略遜於豬筋。是以在此選用豬蹄筋。

豬蹄筋又有前蹄筋、後蹄筋之分,兩者俱有一端分岔。前蹄筋較短小,頭端、岔端皆呈扁形,不如後蹄筋厚實。後蹄筋則較碩大,頭端、岔端皆呈圓形,做為食材質感最佳。

豬蹄筋漲發後重量可達乾品 3.3 倍,因此一支 18 g 的豬後蹄筋,漲發後可達 60 g,在此可供席上一位之用。乾蹄筋置燜燒鍋內鍋中,加入薑片、清水,以慢火煮沸。加蓋,置入外鍋中,燜置四小時,至蹄筋轉軟。取出,以冷水浸泡二小時,至蹄筋回硬。此時剝除外層筋膜,清理乾淨。

「猴排」是以猴頭菇製成的素排,其形狀、質感均如同羊排、牛排,屬新興時尚食風。猴頭菇亦有乾鮮之分,均可製做猴排,在此選用乾猴頭菇。

猴頭菇(Hericium erinaceus)原產於東北小興安嶺一帶,是清代「八珍」之一。滿清入關,將猴頭菇引介進入中土。因其名稱、形狀、滋味、口感俱臻上乘,故此廣受青睞,歷時不衰。現今輕食、素食風尚鵠起,猴頭菇益發受到重視。

製做猴排或用大型猴頭菇,或將小型猴頭菇以小麥蛋白、芡粉結成形。在此選用大型品項。猴頭菇漲發後重量可達乾品二倍,因此一朵 25 g 的猴頭菇,漲發後可達 50 g,修剪後約為 40 g,在此可供席上一位之用。乾猴頭菇以清水浸泡二小時,待轉軟後剪除硬蒂,以 40°C 的溫水反複搓洗、擠乾、換水,至色轉淡。擠乾。

8
朵水發猴頭菇, trimmed, 40 g each
1000
ml 高湯
8
只水發豬後蹄筋, dressed, 60 g each
aa
蔥段
aa
薑片
aa
黃酒
1
只蘋果, 180 g, cut up
aa
淡色醬油
aa
海鹽
aa
綠蘆筍尖, cooked and seasoned

猴頭菇、高湯同以慢火煮沸,離火燜置。待不燙手時,取出猴頭菇,擠乾。湯汁濾入燜燒鍋內鍋中,加入蹄筋、蔥段、薑片,淋下黃酒,以慢火煮沸。加蓋,置入外鍋中,燜置二小時,至蹄筋瑩潤入味。取出蹄筋,湯中加入蘋果,續煮至濃縮五成。

湯汁濾清,以淡色醬油、海鹽調色調味。落入猴頭菇、蹄筋,煮至湯汁略呈濃稠。分盛至小盤中,飾以溫熱的綠蘆筍尖,送席。

8 @ 20-cm Ø plates

猴頭菇


蝦子刺參

清代「參翅八珍」,指參(海參)、翅(魚翅)、骨(魚明骨)、肚(魚肚)、窩(燕窩)、掌(熊掌)、筋(鹿筋)、蟆(蛤士蟆),其中以參為第一。

海參是海生原始棘皮動物,品種甚多,可分為光參、刺參二類,以遼東刺參特為名貴。明代謝肇淛《五雜俎(組)》:「海參,東海濱有之....其性溫補,足敵人參,故名海參。」明代杜文燮《藥鑒》:「海參,出盛京奉天等處者第一,色黑肉糯,名遼參。」當時所謂海參多指刺參,大凡無刺的品種,均會註明「無刺」或「光參」。

清代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:「海參出北海者佳,為天下第一....二三月....惟有空皮,皮薄體松,味不甚美....四五月....其質肥厚,皮刺光澤,味最美。」說明刺參品質依採收季節而有所異同。

遼東刺參,學名仿刺參(Stichopus japonicas, 灰刺參),同屬的綠刺參(S. chloronotus, 方柱參)、花刺參(S. variegatus),以及同科的梅花參(Thelenota ananas, 鳳梨參),都身被肉刺且可供食用。

現今的遼東刺參大抵均為養殖產品,渤海灣以至北海道海域皆有生產。由於乾燥工藝精進,優質刺參漲發後重量可達乾品 16 倍。因此一尾 7.6 g 80 頭北海道刺參,漲發後可達 120 g,在此可供席上一位之用。

海參富含膠質,完全不含脂肪,因此發製過程中最忌油脂。發製刺參,先以清水浸泡二日。第三日沿腹部直向剪開,除淨泥沙。刺參腹內有五條內筋,爽滑可食,不須摘除;但宜橫向剪斷,使刺參更能充份漲發。隨後剪除沙嘴,輕手洗淨。置燜燒鍋內鍋中,加入薑片、清水,以慢火煮沸。加蓋,置入外鍋中,燜置過夜。第四日取出,換以冰水,冷藏浸泡一日。經冰鎮發製的刺參,質地特別爽滑緊實。

清代袁枚《隨園食單》:「海參無味之物,沙多氣腥,最難討好;然天性濃厚,斷不可以清湯煨也。」在此則以蝦子搭配刺參。

8
尾水發刺參, dressed, 120 g each
750
ml 高湯
aa
蔥段
aa
薑片
aa
淡色醬油
aa
黃酒
aa
薑汁
aa
海鹽
aa
黃糖
15
grams 乾蝦子
8
棵青梗菜心, cooked and seasoned

刺參燙過沸水,漂過冰水,瀝乾。高湯煮至濃縮五成,落入刺參、蔥段、薑片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薑汁、海鹽、黃糖調味,煮至湯汁收乾五成。揀除蔥段、薑片。

乾蝦子以乾鍋炒至釋出香氣,加入刺參中,續煮至湯汁略呈濃稠。分盛至小盤中,淋下湯汁,飾以溫熱的青梗菜心,送席。

8 @ 20-cm Ø plates

北海道刺參


樟茶番鴨

「樟茶鴨」是蓉派川菜名廚,「姑姑筵」主人黃敬臨所創,經醃、蒸、熏、炸四道工序製成。

番鴨(Cairina moschata, Muscovy duck, 疣鼻棲鴨, 麝香鴨, 紅面鴨)原產中南美洲,頭部無羽部位有紅色肉疣。雄鴨與雌鴨體型差異頗大,在此選用雄鴨。

1
隻雄番鴨, dressed, 1800 g
10
grams 花椒粒
4
grams 小茴香籽, fennel seed
aa
海鹽
aa
樟木鋸屑
aa
茉莉茶葉
aa
黃糖
aa
炸油
aa
萵苣葉
aa
荷葉夾
aa
花椒鹽
aa
調味甜麵醬
aa
蔥白
aa
芫荽

番鴨充分拭乾內外。花椒粒、小茴香籽以乾鍋烘香,研細,拌入等量海鹽,塗抹番鴨內外,冷藏醃置二日。取出置至室溫,入蒸箱蒸二小時,至八成酥糯。瀝乾,置通風處吹涼,待蒸氣散去,皮面略乾。

以樟木鋸屑、茉莉茶葉、黃糖起熏爐,置入番鴨,熏 20 分鐘。翻面,續熏 20 分鐘,至色澤茶黃。取出,入油炸至色澤金紅。瀝淨油脂。

切下頭頸翅腿,排列在大盤四方。鴨胸去骨切片,排列在中間。與萵苣葉、荷葉夾、花椒鹽、調味甜麵醬、蔥白、芫荽一同送席。

36-cm Ø platter w/ supplemental dishes


糖炒四喜

「炒泥」是著名川味甜菜,尤以炒紅苕泥最為廣受歡迎。四川人稱番薯為「紅苕」,炒紅苕泥常選用紅色紅苕,然並非所有紅苕皆為紅色。北方人則稱番薯為「白薯」,而白色白薯並不常見。

傳統炒泥用油甚重,用糖亦多,已脫離現代主流食風。在此清減甜膩,僅取炒泥意象,製成一品簡約時尚的甜菜。

100
grams 紅棗茸
aa
白糖
aa
清油
100
grams 青豆茸
100
grams 番薯茸
100
grams 芋頭茸

紅棗茸以 20 ml 清水稀釋,以白糖、少許清油調味,炒至勻爽。分盛入八只匙盞內。

依同樣方式分別將青豆茸、番薯茸、芋頭茸炒至勻爽,各分盛入八只匙盞內。

取八只長條形小盤,置上四色炒泥匙盞,送席。

8 sets @ 28x8-cm plate w/ 4 spoon-dishes


開水白菜暖鍋

「開水白菜」是黃敬臨供職清宮御廚時創製的名餚。其湯清如開水,故以名之。此菜清極雅極鮮極美極,堪稱飲饌神品。

開水白菜的清湯,與法式黃金清雞湯頗為神似。二者差別在於,黃金清雞湯要求湯色金黃,開水白菜則要求湯清如水。

16
棵微型大白菜(娃娃菜)
360
grams 雞胸淨肉
2
只蛋清
1200
ml 雞高湯, at room temperature
aa
海鹽

白菜剝下外層葉片,每棵嫩黃菜心修整蒂部形狀,燙過沸水,漂過涼水,瀝乾待用。葉片與雞肉、蛋清同以食物調理機打成茸狀。

調和雞高湯與半量雞茸,以文火徐徐加熱,持續攪拌,至將沸。停止攪拌,將湯面浮沫中心略為撥開,保持微沸,續煮 40 分鐘。過二層紗布濾清。

清湯煮沸,落入菜心,煮至略呈透明。撈出菜心,兩兩置於個人份暖鍋中。將湯汁迅速冷卻,調入所餘的半量雞茸,依同樣方式徐徐加熱,持續攪拌至將沸;撥開浮沫中心,續以微沸煮 40 分鐘。過二層紗布濾清。

將清如開水的湯汁煮沸,以海鹽調味,淋在暖鍋中菜心上。點燃暖火,送席。

8 @ individual donabes

開水白菜


珍珠丸子

2
隻處女蟳, 300 g each
aa
清油
aa
蔥末
aa
薑末
aa
黃酒
1
只蛋清
60
grams 鴨兒芹末(三つ葉)
200
grams 糯米, well soaked and drained
16
片鴨兒芹葉芽
aa
薑醋蘸汁

處女蟳蒸至蟹黃初凝,剝出蟹黃、蟹肉。蟹黃壓碎,取半量留用。以清油略炒蔥末、薑末、蟹肉、所餘的半量蟹黃,烹入黃酒,拌炒均勻。待涼後拌入蛋清、鴨兒芹末。分為 16 份,每份揉成圓球,沾滿糯米,排列在烤盤內,入蒸箱蒸 15 分鐘。

每只珍珠丸子置木杓上,飾以一葉鴨兒芹、少許留用的蟹黃。兩兩置小盤上,與薑醋蘸汁一同送席。

薑醋蘸汁

120
ml 烏醋
60
ml 淡色醬油
60
ml 味醂
60
grams 薑末

調和烏醋、淡色醬油、味醂,分盛入八只酢料盞中,每盞置入一小握薑末。

8 sets @ 2 wooden spoons w/ condiment dish on saucer

珍珠丸子


鴛鴦鍋炸

「鍋炸」是著名川系甜品,若調香蕉精油,是為香蕉鍋炸;若撒芝麻糖粉,是為芝麻鍋炸;若淋玫瑰糖汁,是為玫瑰鍋炸。

在此以蛋黃製做麵糕,色澤格外黃艷。再搭配玫瑰、斑蘭二味糖汁,製成鴛鴦鍋炸。

120
ml 全脂牛奶
3
只蛋黃
40
grams 中筋麵粉
aa
芡粉
aa
炸油
aa
玫瑰糖汁
aa
斑蘭糖汁

在不鏽鋼盆中拌和牛奶、蛋黃、 120 ml 清水,過篩。加入麵粉,拌和均勻。整盆架在小鍋沸水上,持續攪拌,加熱至均勻濃稠。傾入襯有桑皮紙的20x10x6-cm 糕模中,加蓋冷藏四小時,至凝結。

扣出麵糕,先直切成四長條,每條再斜切出四塊菱形塊,共得 16 塊。每塊沾滿芡粉,入油炸至金黃,瀝淨油脂。分盛入 16 只匙盞內,半數淋上玫瑰糖汁,半數淋上斑蘭糖汁。兩兩置於八只小盤上,送席。

8 sets @ 28x8-cm plate w/ 2 spoon-dishes

糖醃玫瑰 & 玫瑰糖汁

糖醃玫瑰(confiture de pétales de rose)多以香氣馥郁的豔紅玫瑰花瓣製成。天然玫瑰花葉果實均可食用,然宜確認有機栽植。

160
grams 馥香艷紅玫瑰花瓣, organic
100
ml 檸檬汁
320
grams 白糖
2
grams 檸檬酸, citric acid

有機玫瑰花瓣無須清洗,只須將花蕊仔細挑淨。在鍋中拌和檸檬汁、 200 ml 清水,落入花瓣,徐徐煮沸,以文火續煮至湯汁將近收乾。以木杓輕壓花瓣,續煮至湯汁充分收乾。加入白糖,以中火拌煮至溶化。離火,拌入檸檬酸,即成糖醃玫瑰,約得 480 g。盛入玻璃瓶中,密封冷藏保存。

60 g 糖醃玫瑰與 60 ml 清水一同加熱至將沸,即成玫瑰糖汁。

糖醃玫瑰

斑蘭糖汁

斑蘭(Pandanus amaryllifolius, pandan, 七葉蘭)是露兜樹科熱帶香草。其葉色澤翠綠,氣息芳香,是東南亞地區廣泛使用的香料。

80
grams 白糖
5
ml 斑蘭淬精, pandan extract

白糖、 40 ml 清水一同煮沸,續煮至白糖溶化。離火,調入斑蘭淬精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