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泉白石漏影春
古代的「茶」
許多人以為,生活在「中原」的居民自古飲茶,其實不然。
茶樹(Camellia
sinensis)生長在「照葉林」(laurilignosa)的區帶。照葉林亦稱月桂林(laurel forest),這是常綠闊葉林,其植被以月桂樹為代表,有葉面光滑的革質葉片,能反射大部分陽光,看來爍亮耀眼,因此稱為「照葉林」。「中原」不屬於照葉林帶,不是茶樹的原生地,也不適合茶樹生長。居住在中原的古人,並不認識茶樹。
圖中綠色地區是照葉林帶;茶樹的原生地,就在最大的一塊綠色地區中。這塊地區包括今日的四川、雲南、貴州,在戰國時期,才與中土有較多接觸。
「茶」用為飲食,最早的文獻記載,見於西漢王褒《僮約》:「膾魚炮鱉,烹荼盡具....牽犬販鵝,武陽買荼。」當時還沒有「茶」字,因為茶與中土原產的「荼」(Sonchus
oleraceus, 苦菜)一般,都是苦味,便將兩者都稱為「荼」。
茶在當時還是新近傳入的植物,名稱很多,除荼之外,還有檟、蔎、茗、荈....等稱謂。直到唐代陸羽《茶經》,才將「荼」字減去一畫,成為「茶」字,並以此字用為這種植物的主要名稱。
|
唐宋茶道
許多人以為,從古至今,「瀹汁法」一直是飲茶的主流,其實也不然。
「瀹」讀作「月」(ㄩㄝˋ, yue4)。「瀹汁法」是將葉茶以熱水浸燙,濾出茶湯飲用的備茶方式。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地區飲茶,都以此法為主流。
古代則不同。西晉杜育《荈賦》(「荈」讀作「喘」, ㄔㄨㄢˇ,
chuan3)是最早的以茶為主題的文學作品,文中形容茶湯:「惟茲初成,沫沉華浮,煥如積雪,曄若春敷。」陸羽十分推崇杜育,《茶經.五之煮》也有類似形容:「沫悖,湯之華也。華之薄者日沫,厚者日悖。細輕者日華,如棗花漂漂然于環池之上;又如回潭曲諸,青萍之始生;又如晴天爽朗,有浮雲鱗然。」
杜育、陸羽時代的茶湯,表面都有細緻的泡沫,如同今日的 espresso,講究表面要有
"crema", a foam with a creamy consistency。聽起來六朝以至隋唐的茶道,類同今日的日本抹茶?其實也並不盡然。
唐代主流茶道,與現代日本抹茶相同,都是以綠茶粉製成。兩者差異在於,抹茶是將茶粉盛入碗中,沖入熱水攪拌而成;唐代茶道則是將茶粉「投」入煮熱水的容器中,攪拌後分至碗中。將茶粉「投」入熱水中的備茶方式,稱為「投茶法」。
日本茶道是宋代傳入的,其備茶方式傳承宋代主流。碗中先置茶粉,再「點」入熱水。這種備茶方式,稱為「點茶法」。不過唐宋的茶,儲存時通常不是粉狀,而是片狀(團餅),用時才磨成粉,這與現代抹茶不同。
使用葉茶,以瀹汁法烹茶的方式,到明代才成為主流。不過明代仍然只有綠茶(未經醱酵的茶葉),現代世人熟知的紅茶(完全醱酵的茶葉)、烏龍茶(半醱酵的茶葉),要到清代才開始出現。
|
漏影春
宋代茶道極盡精雅,「鬥茶」與現代人生活距離太遠,「漏影春」則勉強可以試做。
北宋陶穀《清異錄》:「漏影春法,用鏤紙貼盞,糝茶麵去紙,偽為花身,別以荔肉為葉,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,沸湯點攪」。
這「漏影春」,先將花朵形式的剪紙緊貼碗底鋪好,然後撒下茶粉,移除剪紙,碗中茶粉就呈花朵形狀。再以荔枝肉飾為葉片,以松子、銀杏等珍貴果物飾為花蕊,「點」入熱水,攪拌供飲。
第一次讀這段文字,真不明白,「鴨腳」怎會與這碗精雅的茶搭上關係?後來才知道,原來銀杏別名鴨腳,因為銀杏葉形狀與鴨腳類似。
這裡「荔枝肉」用的應是乾品,可以桂圓肉替代。雖不是葉片形狀,但略為撕散就成。以松子飾為花蕊,沒有問題。銀杏則比松子大了不少,倘若以之飾為花蕊,那得是多大的花朵?又得以多大的茶碗當「圖紙」?
「圖紙」?啊,有了。原本還想,家裡雖有剪紙,但沒有花朵圖樣的。一旦「圖紙」這個辭彙出現在腦中,當下想到格紋。太裡想了!就以格紋做為「漏影春」的背景。在格紋上,非但桂圓形狀、銀杏大小不再是構圖的侷限,更可以隨意加入手邊的食材。
開始試做方才發現,這比想像中困難多了!盛器只要略有弧度,網格就無法緊貼碗底,篩下的茶粉也就無法呈現格紋。既然目的在「玩」而不在「飲」,索性以廚房中島檯面做為「畫布」,就沒有弧度的問題。
網格貼著檯面,篩下的茶粉可以呈現格紋,但是很難篩到均勻。而且,移除網格時只要稍微顫抖,就全毀了。試了不少次,才得到這勉強可用的格紋。
所以甚麼構圖也別多要求了,只要排完之後格紋還在就成。
|
清泉白石茶
明代顧元慶《雲林遺事》:「倪元鎮素好飲茶,在惠山中,用核桃、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塊,如石狀,置茶中,名曰清泉白石茶。」
倪瓚,字元鎮,號雲林,「元四家」之首,詩人、畫家、茶人,元成宗大德五年至明太祖洪武七年(1301 - 1374)。
宋代茶道過於靡費,根據《萬曆野獲編.供御茶》,明太祖洪武 24 年(1391),「上以重勞民力,罷造龍團,惟採茶芽以進。」從此「瀹汁法」成為茶道主流。
倪瓚生命的最後幾年,雖已進入明代;但主流茶道仍是「點茶法」。以投茶法或點茶法烹成的茶湯,是不可能如「清泉」的。這是我對「清泉白石茶」的第一個不明之處。
第二個不明之處是「真粉」。這是甚麼?現代日語中,「真粉」(じんこ)指葉茶中的茶芽,這是葉茶分級篩選中最細的一種。難道,在仍以茶粉為主流的時代,倪瓚已經開始使用(極細的)葉茶?
元代王禎《農書》中,茶類已分為茗茶(茶葉)、末茶(茶粉)、臘茶(茶餅)三種。其中葉茶主要風行於江浙一帶。倪瓚是江浙人,比他人更早熟悉葉茶,應在情理之中。
假設清泉白石茶中的「真粉」,是以茶芽製成的葉茶。將核桃、松子碾細,與「真粉」拌和,捏成小塊,就頗像雜有植被的白石。置茶碗中,緩緩注入些許沸水,那真能呈現「清泉白石」的視覺效果。
不過這種飲茶方式,在當時太新潮了。明代都穆《都公譚纂》也有「清泉白石茶」的記載,還加了一段故事:
「倪元鎮性好潔,不能容物....素好飲茶,在惠山中,粉胡桃及雜果成膏,切置茶內,名清泉白石。有趙行恕者,宋宗室也,慕元鎮清致,訪之。坐定,童子供茶,行恕連啖果膏,元鎮艴然曰:『吾以子為王孫,故出此茶,乃略不知風味,真俗物也。』行恕歸,自是絕交。」
這就難怪,宋代宗室趙行恕,無法消受如此前衛的「潮茶」。
試做「清泉白石茶」,最費工的部分在於,核桃仁得挑除澀衣。不過製做核桃酪也有這道工序,所以並不陌生。感到挫折的是,去衣碾碎之後的核桃碎,一點兒也不白。捏出來的「石」塊,與「白石」差得遠了!而且因有油脂,容易散碎,很難捏成塊狀。
松子也得去蒂,但這工序相對簡單,而且碾碎後捏出來的石塊顏色較淺。然而同樣因有油脂,很難捏成塊狀。
最容易的則是蓮子,煮熟後很容易碾碎,而且顏色最白。又沒有油脂,一捏就成塊狀。
以「瀹汁法」將上好龍井瀹出茶湯,非常小心地加入碗中,沒將「白石」沖散。但是熱茶很快就將「石塊」溶散了。
|
清泉白石漏影春
花了這麼多工夫,將茶粉篩出了格紋,又將核桃去衣松子去蒂,一一碾碎捏成塊狀,何不再玩下去?
於是合併「漏影春」與「清泉白石」,成就這「清泉白石漏影春」。
「石塊」的擺設太呆板,但不能再移動了。擺排的過程中,已經開始破壞茶粉格紋了。
|
後記
這次遊戲,後來只有「清泉白石茶」真正入口。滋味?說實在的,幸好裡頭有桂圓肉。敝人寧可將這碗茶「解構」,單喝龍井,搭配沒有碾碎的核桃、松子、桂圓肉。
剩下的核桃碎、松子碎怎麼辦?加水略煮,打成濃醇的松子核桃酪。只有松子、核桃、清水三樣食材,這是我所做過最為奢華的堅果酪,不過也就只有這麼一小碗。篩上少許紅糖,滋味極美。
使用 emersion blender 打這松子核桃酪,都難打得十分細緻。想想古人,沒有電、沒有機器的時代,使用小磨磨碎堅果,真是極度費事費時。我是自己愛玩,做來過癮。舊時那些愛吃松子酪、核桃酪的達官貴人,有沒有親身體驗製做過程呢?
|
今年穀雨 @ 2015/04/20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