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花與春筍的邂逅
復活節恰逢清明
基督教復活節的日期,訂於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。在目前世界通用的格理曆(Gregorian calendar)上,這個日期落於 3月 22日與 4月 25日之間。
今年春分,在中原標準時間 3月 21日上午 6時 45分,當天是夏曆二月初二。其後的月圓,在中原標準時間 4月 4日下午 8時 6分,當天是星期六。於是次日, 4月 5日星期日,既是清明節,也是復活節。
|
復活節風的朝餐
進口 Luminarc 餐具的友人,日前送給我一套綽有復活節氣息的餐具。一見到就覺得,那橢圓盤太適合呈現 deviled eggs 了,而且最好在
deviled eggs 上,還可以有些 edible flowers 裝飾。於是跑了一趟花市,買了一盆芳香萬壽菊(lemon mint marigold)和一盆多色混種的美人櫻(garden verbena)。
其他菜色包括:
Avocado,
Murcott, and Mesclun。鳳梨丁是買 mesclun 附贈的,加進來非常搭。
Poached
Salmon with Penne and Lemon Caper Butter。這道菜應用 linguine,但我家目前只有(很多) penne。
Baba
au Rhum。我家這道甜品以較多的水果搭配,而不用 crème Chantilly。
|
清明節風的夕餐
清明時節雨
紛紛路上行人
欲斷魂
借問酒家何處
有牧童
遙指杏花村
更改斷句,詩就變詞。
夕餐的主題是春筍,輝映瀟湘春雨的清明時節。
莧菜筍絲羹佐海老真蒸
春筍味噌燒佐鮮貝青醬。這道菜應該以木の芽(山椒芽)裝飾,我家沒有,只好將就。
這麼長的筍籜,只有一小塊筍尖。
和朝餐完全一樣的 baba au rhum,換了餐具便有不同的呈現。
|
「朝餐」與「夕餐」
只要情況許可,我們愈來愈喜歡一天只吃二餐:朝餐與夕餐, brunch and supper。
一日二餐,可是非常古老的生活形態。
商代一日二餐,上午朝餐為主,下午夕餐為輔。甲骨文中,商代將一日的白天時間,分為旦、明、大采、大食、中日、昃、小食、小采八個時段,每個時段約為一個時辰(二小時)。第一餐「大食」約在巳時(09:00 – 11:00),第二餐「小食」約在申時(15:00 – 17:00)。
周代貴族一日三餐,朝餐為主,中餐、夕餐為輔;庶民二餐。
漢代每日餐數,成為嚴格的政治階級待遇,天子四餐,諸侯三餐,卿大夫二餐,庶民則沒有規定。
南北朝時期開始,階級制度逐漸崩壞,日食三餐的風氣進入民間。至唐代,一日三餐成為主流,宋明依然。
清代漢人大抵一日三餐,滿人則習慣一日二餐。官員以及須要與官府打交道的漢人,也跟著一日二餐。他們的二餐較商代的二餐為早,根據乾隆時期編纂的《國朝宮史》,宮中每天 8:00 前後吃第一餐,
14:00 前後吃第二餐。當然,在這二餐正式膳食之前、之間、之後,另有點心。
|
今年清明 @ 2015/04/05
清明
|
桃源竹林讌
|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