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TER
SOLSTICE
|
席次八人
果盤一品
冷盤一品
一陽初起菜根生
鮭卵山藥 海膽牛蒡 黃橙甜菜 蔓越蓮藕
大菜八道
防風鴨排 蚵蔘牡蠣 香根牛柳 雪蓮咖哩
芹頭蝦球 慈姑雞塊 蕪菁蟹粉 茴芹笛鯛
燉盅一品
鴨遠菜根譚
湯餅
炙燒糰子 酒釀糰子
飲品
蘭陵酒 惠明茶
|
一陽初起菜根生
宋代邵雍《冬至吟》:「冬至子之半,天心無改移。一陽初起處,萬物未生時。玄酒味方淡,大音聲正希。此言如不信,更請問庖犧。」邵雍得《周易先天圖說》傳承,開拓「象數」之學,對於冬至的體悟,自是格外獨到精微。
鮭卵山藥
山藥(Dioscorea
opposite, nagaimo, Chinese yam, 薯蕷)屬薯蕷科草質纏繞藤本,做為食用、藥用。河南淮慶府生產優質山藥,稱為「淮山」。
《本草綱目》:「薯蕷,因唐代宗名預(李豫),避諱改為薯藥;又因宋英宗諱署(趙曙),改為山藥。盡失當日本名。」
山藥的主要食用部位為其地下肉質塊莖,有不同顏色、形狀。在此選用白色長型山藥。
山藥藤蔓葉腋間常生珠芽(氣生塊莖),即「零餘子」,可供繁殖、食用、藥用。《本草綱目》謂其藥效「強於薯蕷」,滋味「勝於山藥」。
|
|
1
|
段白色長型山藥, 10-cm long, peeled
|
8
|
片青紫蘇大葉, trimmed
|
aa
|
綠色橄欖油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味醂
|
aa
|
檸檬汁
|
aa
|
現磨黑胡椒
|
60
|
grams 鮭魚卵
|
山藥浸在冷水中,沿外圍批下 10-cm 寬、
0.1-cm 厚的薄片,切成 0.1-cm 的細絲。得
200 g 山藥細絲,浸在水中漂去多餘黏液。瀝乾,分為八份。每份捲起,墊以紫蘇葉,置於八只長形小盤右端。
調和橄欖油、淡色醬油、味醂、檸檬汁、黑胡椒,由山藥細絲卷中心淋下,維持外觀潔白。頂端盛上鮭魚卵。
海膽牛蒡
牛蒡(Arctium
lappa, greater burdock)屬菊科大型草本。主要供食用部為是其肉質根,據傳可以養生,故有「東洋蔘」之稱。其成熟果食可供藥用,稱「牛蒡子」。
番茄品種極多,在此宜用形狀大小與雞蛋略同的義大利長形紅番茄(Roma tomato)。
|
|
4
|
只長形紅番茄, Roma tomato, 60 g each
|
aa
|
大蒜片
|
aa
|
百里香葉
|
aa
|
綠色橄欖油
|
80
|
grams 牛蒡, julienned and blanched
|
aa
|
甜羅勒葉, chopped
|
aa
|
檸檬汁
|
aa
|
海鹽
|
aa
|
白糖
|
8
|
只馬糞海膽
|
番茄每只直剖二爿,撒上大蒜片、百里香,淋下少許橄欖油,以食物烘乾機烘至邊緣皺起。
挖出略乾的番茄瓤,與牛蒡、羅勒拌和,以檸檬汁、海鹽、白糖、橄欖油調味,分盛入舟形番茄盃內。置於長形小盤中間靠右,頂端盛上海膽。
馬糞海膽
黃橙甜菜
甜菜(Beta
vulgaris, beet)古時用於製糖。其食用變種可分二類:根用甜菜(B.
v. ssp. vulgaris
convar. vulgaris, tuberous beets)與葉用甜菜(B.
v. ssp. vulgaris
convar. cicla, leaf beets, 菾菜)。
根用甜菜供食用的部位多呈紫紅色,然亦有時尚的金黃色品種,比如 Touchstone Gold。在此選用小型的幼嫩金黃色甜菜。
|
|
400
|
grams 小型黃金甜菜根, trimmed
|
2
|
只黃橙
|
aa
|
綠色橄欖油
|
aa
|
香檳醋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白胡椒
|
8
|
片苦苣葉, Belgian endive
|
aa
|
胡桃仁, toasted and coarsely chopped
|
甜菜淋下少許清水,以鋁箔包裹,入 200°C 烤箱烤至柔軟。待不燙手時,剝去外皮,切成瓣塊。
黃橙擦下皮末留用,去皮去衣去籽,出成果肉。調和黃橙汁、黃橙皮末、橄欖油、香檳醋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。落入甜菜、黃橙果肉,輕手拌和。分盛至苦苣葉上,置於長形小盤中間靠左,撒下胡桃仁。
黃橙甜菜
蔓越蓮藕
蓮藕是蓮科草本挺水植物「蓮」(Nelumbo
nucifera, lotus)的地下莖。中文蓮花、荷花都指蓮,古籍中的芙蓉、芙蕖也都指蓮花,菡萏則是尚未盛開的蓮花。另有睡蓮科水生植物「睡蓮」(Nymphaea
tetragona, Pygmy Water-lily),花形與蓮花頗為相似,古時往往兩者不分,然兩者在生物學上關係頗遠。
|
|
60
|
ml 黃橙汁
|
40
|
grams 白糖
|
60
|
grams 蔓越莓, cranberries
|
60
|
ml 蔓越莓汁
|
½
|
袋凍膠粉, 3.5 g
|
1
|
節嫩藕, 240 g
|
aa
|
檸檬汁
|
aa
|
黃橙皮末
|
黃橙汁、白糖一同煮至白糖溶化,續煮二分鐘。落入蔓越莓,煮至果皮裂開,續煮十分鐘。過篩,濾出 60 ml 果糊。以蔓越莓汁浸潤凍膠粉,加熱至凍膠粉溶化,與果糊拌和均勻。
嫩藕去皮,一端留節,燙過滴有檸檬汁的沸水,以免變色。漂過冰水,充分瀝乾。以擠花器將蔓越莓凍膠糊釀入藕孔中,加蓋,冷藏至凝結。
蔓越連藕切出 24 片,置於長形小盤左端,撒下黃橙皮末。送席。
8 @
28x8-cm plates
|
防風鴨排
歐防風(Pastinaca
sativa, parsnip)屬傘形科草本,供食歷史十分悠久,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已有栽植。供食部位為其根部,風味與胡蘿蔔類似,卻更為爽脆甘潤。其葉部及根部外皮含有呋喃香豆素(furanocoumarin),接觸皮膚會引起癢腫水泡等症狀,處理時宜戴手套。
|
|
2
|
支歐妨風, 120 g each, peeled
|
2
|
爿去骨鴨胸, 360 g each
|
8
|
只珍珠洋蔥, blanched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黑胡椒
|
aa
|
荷蘭芹葉, snipped
|
120
|
ml 紅葡萄酒
|
1
|
只檸檬, zest and juice
|
歐防風切滾刀塊,燙過沸水,漂過涼水,瀝乾。鴨胸皮面朝下,以乾鍋煎至皮色金黃,釋出油脂。盛出部份鴨油,慢炒歐妨風、珍珠洋蔥,至外層略現焦痕。以海鹽、黑胡椒調味,撒下荷蘭芹,分盛至八只小盤中。
慢炒蔬菜同時,將鴨胸翻面,以文火將肉面慢煎 12 分鐘。以海鹽、黑胡椒調味,續煎三分鐘,至中心粉紅微熟。瀝淨油脂,靜置五分鐘。每爿切出八片,置入小盤中。
煎鴨鍋中潷除油脂,淋下紅葡萄酒、檸檬汁 deglaze,煮至略呈濃稠。淋入盤中,撒下檸檬皮末,送席。
8 @
20-cm Ø
plates
|
歐防風
蚵蔘牡蠣
白婆羅門蔘(Tragopogon
porrifolius,
salsify)屬菊科草本,原生於地中海地區。肉質根為主要供食部位,嫩芽、花薹亦可食用。因有牡蠣風味,歐美稱之為 oyster plant,蚵蔘。
在此以牡蠣搭配蚵蔘,依蚵嗲(掻き揚げ)方式料理。
|
|
120
|
grams 蚵蔘, julienned
|
aa
|
檸檬汁
|
1
|
只雞蛋, lightly beaten
|
60
|
grams 中筋麵粉
|
60
|
grams 芡粉
|
aa
|
海鹽
|
60
|
grams 藥芹, julienned
|
60
|
grams 南瓜, julienned
|
8
|
只大型牡蠣, shucked
|
aa
|
炸油
|
aa
|
白蘿蔔茸, drained
|
480
|
ml 敷羅蘸汁(天つゆ)
|
蚵蔘浸在滴有檸檬汁的水中,以防變色,使用前充分瀝乾。雞蛋調入240 ml 冰水,撒下麵粉、芡粉、少許海鹽,調拌數下。落入蚵蔘、藥芹、南瓜,輕手拌和。
取小型漏勺,置入少許粉漿菜絲,加上一只牡蠣,再置上少許粉漿菜絲。連杓浸入溫油中,略為壓實,炸至定型。翻面落入油中,續炸至金黃,瀝淨油脂。
分置於八只墊有宣紙的小盤內,飾以一握白蘿蔔茸,與溫熱的敷羅蘸汁一同送席。
8
sets @ 20-cm Ø
plate w/ condiment dish
|
蚵蔘
香根牛柳
荷蘭芹(Petroselinum
crispum, parsley)屬傘形科草本。葉用品種甚為常見,另有根用品種(P.
c. var. tuberosum,
Hamburg parsley),較常用於中歐、東歐餚饌。荷蘭芹根外形與歐防風類似,然滋味頗有異同。若與胡蘿蔔滋味比較,歐防風略為偏甜,荷蘭芹根則帶有較重的芹香。
|
|
240
|
grams 牛腰內肉, tenderloin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黃酒
|
aa
|
芡粉
|
aa
|
清油
|
240
|
grams 荷蘭芹根, julienned
|
240
|
grams 五香豆乾, julienned
|
aa
|
黃糖
|
aa
|
荷蘭芹葉
|
牛肉切成細絲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芡粉略醃。入熱鍋溫油撥散,盛出。鍋中落入荷蘭芹根,炒至僅熟,以淡色醬油調味,盛出。落入豆乾,炒至略呈金黃,以淡色醬油、少許黃糖調味。落入牛肉、荷蘭芹根,翻炒均勻。盛入大盤中,飾以荷蘭芹葉,送席。
36-cm
Ø platter
|
香根
雪蓮咖哩
菊薯(Smallanthus
sonchifolius, yacón)屬菊科草本,原生於南美安地斯山脈。這種植物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根,繁殖根與儲藏根。其繁殖根與菊芋(Jerusalem
artichoke, 洋薑)塊莖外形略同,容易誤認;其儲藏根則可形成碩大的根塊,富含水份與果寡糖,甜脆如水果,且略帶花香,市場上稱「雪蓮果」。不過菊薯與天山雪蓮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
|
|
1
|
只雪蓮果, peeled, 360 g
|
aa
|
清油
|
1
|
只紫色洋蔥, 120 g, diced
|
30
|
grams 蒜仁, coarsely chopped
|
½
|
棵花椰菜, 240 g, cut into florets
|
8
|
只草菇, trimmed
|
8
|
只櫻桃番茄, blanched
|
500
|
grams 黃咖哩糊, yellow curry paste
|
500
|
ml 素高湯
|
120
|
grams 豌豆仁, blanched
|
aa
|
荷蘭芹葉, chopped
|
400
|
grams 茉莉香米飯
|
雪蓮果直剖四瓣,再切滾刀塊。以少許清油將洋蔥炒至透明微黃,加入蒜粒炒勻。落入雪蓮果、花椰菜、草菇、櫻桃番茄,炒勻。加入黃咖哩糊、素高湯,煮沸。以文火燜煮 15 分鐘,至雪蓮果、花椰菜初熟。落入豌豆仁,拌和均勻。
荷蘭芹末拌入溫熱的米飯中,分盛在八只小深盤一側;雪蓮咖哩盛在另一側,送席。
8 @
20-cm Ø
deep dishes
|
雪蓮果
芹頭蝦球
芹菜(Apium
graveolens)變種頗多。傳統中式菜餚慣用的藥芹(旱芹),是張騫出西域帶回的原種。歐美菜餚慣用西芹(A.
g. var. dulce),其肥碩葉柄是主要食用部位。另有芹菜頭( A. g. var. rapaceum, celeriac),其肥碩根部是主要食用部位。
|
|
8
|
尾大蝦, whole, 60 g each
|
aa
|
薑片
|
aa
|
黃酒
|
½
|
只芹菜頭, peeled, 240 g
|
aa
|
檸檬汁
|
½
|
只鳳梨, peeled, 240 g
|
aa
|
清油
|
aa
|
海鹽
|
aa
|
芹菜葉, chopped
|
大蝦摘下蝦頭,剝下蝦殼,留用。蝦身清理乾淨,充分拭乾,劃開背部,捲成蝦球,以木籤固定,加蓋冷藏。蝦頭、蝦殼與薑片、黃酒、 180 ml 清水同煮,濾出
120 ml 蝦高湯。
芹菜頭直剖四瓣,再切滾刀塊,浸在滴有檸檬汁的水中,以防變色,使用前充分瀝乾。鳳梨直剖四瓣,去心,切成與芹菜頭大小相類的塊。以少許清油慢炒芹菜頭,至邊緣略現焦痕,以海鹽調味。加入鳳梨、蝦高湯,翻炒至湯汁略呈濃稠。撒下芹菜葉,一翻,分盛至八只小盤中。
蝦球以清油煎至僅熟,兩面均呈微黃。拆除木籤,略撒海鹽,置芹頭鳳梨上,送席。
8 @
20-cm Ø
plates
|
芹菜頭
慈姑雞塊
慈姑(Sagittaria
sagittifolia,
arrowhead, 茨菰, 燕尾草)屬澤瀉科水生草本。《農政全書》卷 27:「慈姑,一名藉姑,一根歲生十二子,如慈姑之乳諸子,故名。」其球形塊莖可食,若與葷肉搭配,其味腴糯鮮美;若僅與素蔬相伴,則呈苦澀。
|
|
4
|
塊去骨雞大腿, 120 g each
|
aa
|
蔥末
|
aa
|
薑末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黃酒
|
aa
|
黃糖
|
aa
|
海鹽
|
360
|
grams 慈姑, peeled, cut up
|
aa
|
清油
|
60
|
grams 蒜仁
|
60
|
grams 洋蔥, sliced
|
60
|
grams 藥芹, cut into 4-cm sections
|
雞肉切塊,加入蔥末、薑末、淡色醬油、黃酒、少許黃糖、海鹽,醃置二小時。
在砂鍋中以清油煎黃蒜仁,落入洋蔥、藥芹略炒。鋪上慈姑,再將雞塊連同醃料鋪上。加蓋,以中火燜燒 20 分鐘。連鍋送席。
24-cm
Ø
donabe
|
蕪菁蟹粉
蕪菁(Brassica
rapa var. rapa,
turnip)屬十字花科,是蕓薹的變種。其根葉俱可食用,因此發展出根用、葉用、兩用等多種品種。早期的根用品種,未成熟時質地乾硬,成熟之後轉呈鬆軟。此時根球碩大,做為大頭菜之用。另有新款小型品種,比如 Tokyo cross,根球幼小時即已爽脆甘潤,而且色澤潔白,適宜用於此菜。
|
|
2
|
隻處女蟳, dressed, 300 g each
|
aa
|
清油
|
aa
|
蔥末
|
aa
|
薑末
|
aa
|
黃酒
|
8
|
只小型蕪菁, Tokyo cross turnip
|
500
|
ml 高湯
|
aa
|
海鹽
|
aa
|
芡粉
|
處女蟳蒸至蟹黃初凝,剝出蟹黃、蟹肉。蟹黃壓碎。以清油略炒蔥末、薑末、蟹黃、蟹肉,烹入黃酒,拌炒均勻。
蕪菁切下葉部,選取嫩葉留用。根球去皮,出成 4-cm Ø 的圓球。修平底部,周身剞上紋飾,排列在烤盤中,入蒸箱蒸至僅熟。
蕪菁嫩葉燙過沸水,漂過涼水,瀝乾。高湯煮沸,以黃酒、海鹽調味。落入嫩葉略燙,撈出,分為八份。每份盤捲,置於小深盤中央,上置一只溫熱的蕪菁。鍋中落入蟹黃、蟹肉,勾薄芡,淋在蕪菁周圍,送席。
8 @
20-cm Ø
deep dishes
|
蕪菁
茴芹笛鯛
小茴香(Foeniculum
vulgare, fennel)屬傘形科,其莖葉俱可食用,而以葉部為主;其籽用為香料。其變種茴芹(F.
v. var. azoricum,
Florence fennel),同樣莖葉俱可食用,而以肥碩的鞘狀抱莖為主。
|
|
1
|
尾紅笛鯛, red snapper, dressed, 1200 g
|
aa
|
蔥段
|
aa
|
薑片
|
aa
|
清油
|
30
|
ml 黃酒
|
½
|
只茴芹, "bulb" only, 240 g, sliced
|
30
|
ml 新鮮奶油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白胡椒
|
120
|
grams 荷蘭豆, cooked and seasoned
|
笛鯛切出八塊 6x5x2-cm 的帶皮魚肉,拭乾冷藏。頭尾、魚骨切塊,與蔥段、薑片同以清油略煎,加入黃酒、 600 ml 清水,煮 20
分鐘。濾出 500 ml 高湯,煮至濃縮五成。
茴芹加入新鮮奶油、半量濃縮魚高湯煮至柔軟,打成慕斯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。
魚塊先將皮面煎至金黃酥脆,再將肉面煎至僅熟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,瀝淨油脂。
取八只小盤,盛上茴芹慕斯,置入魚塊,皮面朝上。溫熱所餘的濃縮魚高湯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,淋在魚塊周圍。置上溫熱的荷蘭豆,送席。
8 @
20-cm Ø
plates
|
茴芹
鴨遠菜根譚
《菜根譚》為明代道士洪應明所撰,書名取自北宋詩人汪革之言:「人就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成。」內容為三百多則智慧格言。此菜取其諧音,以菜根為食材,以罈為盛器。
荸薺(Eleocharis
dulcis, water chestnut)屬莎草科水生草本,其地下匍匐莖先端膨大為肉質球莖,是可供食用的部位。
|
|
240
|
grams 鴨腿淨肉, finely minced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黃酒
|
40
|
grams 荸薺末
|
1200
|
ml 三芹鴨高湯, at room temperature
|
aa
|
海鹽
|
鴨茸以淡色醬油、黃酒調味拌勻,拌入荸薺末。鴨高湯以海鹽、黃酒調味,分數次加入鴨茸中,每次均充分調拌均勻。分盛入小燉盅內,以桑皮紙封口,入蒸箱蒸一小時。揭除桑皮紙,置小盤上送席。
三芹鴨高湯
|
|
1200
|
grams 鴨骨架,
cut up, blanched
|
60
|
grams 荷蘭芹根
remnants, cut up
|
60
|
grams 芹菜頭
remnants, cut up
|
60
|
grams 茴芹
remnants, cut up
|
2
|
枚白胡椒
|
1
|
片月桂葉
|
鴨骨架、三芹、白胡椒、月桂葉、 1500 ml 清水同以中火煮沸。加蓋,轉文火,煨燜一小時。濾清,得 1200 ml 高湯,置涼。
8
sets @ 240-ml ramekin w/ saucer
|
炙燒糰子
黍(Panicum
miliaceum, common millet, Proso millet, 黃米)在中原已有 8700 年以上的栽植歷史,是上古「五榖」之一。《詩經.魏風》:「碩鼠碩鼠,無食我黍。」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亦以黍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。
在此依御手洗糰子(mitarashi dango, みたらし団子)方式,料理三種不同的糰子。
|
|
15
|
grams 黍米
|
15
|
grams 蕎麥, buckwheat
|
15
|
grams 乾淮山
|
30
|
grams 糯米粉
|
15
|
grams 芡粉
|
120
|
ml 出汁(だし)
|
30
|
ml 淡色醬油
|
30
|
ml 味醂
|
30
|
grams 黃糖
|
黍米、蕎麥、淮山分別打成極細粉末。拌和糯米粉、芡粉,分為三份。取一份與黍米粉拌和,淋下 60 ml 沸水,攪勻成糕糊,加熱至熟。待不燙手時,揉成八只黍米糰子。依同樣方式,以蕎麥粉、糕粉、沸水製成八只蕎麥糰子,以淮山粉、糕粉、沸水製成八只淮山糰子。
取八支 15-cm 長的木籤,每支依序串上黍米糰子、蕎麥糰子、淮山糰子。以丁烷火焰(butane torch)炙燒至略現焦痕。
出汁、淡色醬油、味醂、黃糖同煮至略呈濃稠,分盛入八只小盤中。置上溫熱的炙燒糰子,送席。
8 @
20x12-cm plates
|
酒釀糰子
較常見供食用的紫色根莖類有三種:天南星科的芋頭(Colocasia
esculenta, taro)色澤淡紫,旋花科的紫薯(Ipomoea batatas, purple sweet potato, 紫心番薯)色澤濃紫,薯蕷科的香芋(Dioscorea
alata, ube, purple yam)色澤艷紫,三者各有不同芳香氣息。在此依顏色搭配考量,選用紫薯。
供食用的黃色根莖類則相當之多,其中以甘薯(Dioscorea
esculenta, yam, 甜薯)與番薯(Ipomoea batatas, sweet potato)滋味特別甘甜。中文有時將番薯稱為甘薯,英文有時將 sweet potato 稱為
yam,兩者非常容易混淆。
西晉嵇含《南方草木狀》:「甘藷(原文上艸下儲),蓋薯蕷之類,或曰芋之類。」當時歐亞大陸與中南美洲尚無溝通,這裡甘藷應不是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番薯。
甘薯、番薯都有多種顏色。在此因為紫色食材已用番薯,所以選用甘薯;又依顏色搭配考量,選用黃色甘薯。
樹薯澱粉(tapioca)市面上通常稱地瓜粉。樹薯(Manihot esculenta, cassava, 木薯)屬大戟科,由樹薯的肉質根部萃取的澱粉英文通稱 tapioca,可製成各種形式的產品,包括珍珠奶茶裡的珍珠。
|
|
½
|
袋凍膠粉, 3.5 g
|
30
|
grams 藍莓果醬
|
30
|
grams 橙皮果醬
|
30
|
grams 獼桃果醬
|
25
|
grams 紫薯, peeled and cut up
|
25
|
grams 甘薯, peeled and cut up
|
25
|
grams 毛豆仁, defrost if frozen
|
30
|
grams 樹薯澱粉, divide into 3 parts
|
500
|
ml 白葡萄汁
|
3
|
只黃橙, suprêmes and juice
|
250
|
grams 甜酒釀
|
以 30 ml 清水浸潤凍膠粉,加熱至溶化,分為三份。分別調入藍莓果醬、橙皮果醬、獼桃果醬,傾入三只 60-ml 糕模中,加蓋,冷藏至凝結。
紫薯、甘薯、毛豆仁分別蒸熟,出成細茸。趁熱各與一份樹薯澱粉拌和,分別揉成柔紫色、鵝黃色、嫩綠色粉糰。
扣出藍莓凝凍,切成八份。紫薯粉糰分為八份,每份揉圓捏扁,包入藍莓凝凍,成柔紫色糰子。依同樣方式,以橙皮凝凍與甘薯粉糰製成鵝黃色糰子,以獼桃凝凍與毛豆粉糰製成嫩綠色糰子。
白葡萄汁、黃橙汁一同煮至將沸。加入甜酒釀調散,落入黃橙果肉,燙至溫熱,分盛小碗中。
三色糰子以沸水煮至浮起,續煮二分鐘。撈出,加入小碗中,送席。
8 @
240-ml bowls
|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