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次八人
糕盤一品
瑤池粉點
碧桃 紫梨 雪蓮 火棗
前菜一品
八仙過海
棒棒雞絲 蒜泥白肉 椒麻腰片 怪味肫肝
松塔蝦托 乾煸敏豆 宮保魷花 魚香鮮貝
大菜四道
南排什味 藏紅鵪鶉 崑山素燴 泡椒河鰻
壽麵一品
瑤華境界
點心
蘿蔔絲餅 人參果湯
飲品
蟠桃酒 紫芝茶
|
瑤池粉點
《尹喜內傳》:「老子西游,省太真王母,共食碧桃紫梨。」《列仙全傳》稱瑤池蟠桃「三千年一著子」;《別國洞冥記》則稱紫梨「千年一華」。
相傳西王母浴於瑤池,仙女翩翩撒下雪蓮。雪蓮(Saussurea involucrata)是菊科草本植物,可耐嚴寒,生長於天山、崑崙山、阿爾泰山海拔 4000 m 至 5000 m 高地。清代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:「大寒之地積雪,春夏不散,雪間有草,類荷花獨莖,婷婷雪間可愛。」
南朝梁國陶弘景《真誥.運象二》:「玉醴金漿,交梨火棗,此則騰飛之藥,不比于金丹也。」
| |
aa
|
碧桃
|
aa
|
紫梨
|
aa
|
雪蓮
|
aa
|
火棗
|
以粳米粉(じょうしんこ, 上新粉)、摻芡粉的糯米粉(しらたまこ, 白玉粉)和水,依生菓子(なまがし)技法製做外皮粉糰。
碧桃以淺綠色粉糰包綠豆餡製成;紫梨以柔紫色粉糰包紫芋餡製成;雪蓮以雪白色粉糰包山藥餡製成;火棗以粉橘色粉糰包紅薯餡製成。置於大盤上,飾以褐色粉糰捏成的柄枝、綠色粉糰印成的果葉,陳列席上。
60-cm Ø serving tray
|
八仙過海
「八仙」之說最早見於譙秀《蜀記》。容成公、老子、董仲舒、張道陵、莊君平、李八百、范長生、爾朱先生均在蜀中得道,稱之為「蜀之八仙」。
其後杜甫作《飲中八仙歌》,賀知章、李適之、李白、汝陽王李璡、崔宗之、蘇晉、張旭、焦遂均善醉飲,稱之為「飲中八仙」。
至唐末五代,張果老、呂洞賓等傳奇故事逐漸流行。元代雜劇《蟠桃會》《瑤池會》,已出現為西王母獻壽的八仙形象。明代吳元泰《八仙出處東游記傳》,則列出渡海賀壽「八仙」的名號姓氏。
相傳八仙為慶賀西王母壽誕,遠自東方渡海而來。茫茫大海波濤洶湧,但見鐵拐李葫蘆篩酒、漢鍾離蒲扇開闔、張果老倒騎毛驢、何仙姑靈芝幻化、藍采和採荷入藍、呂洞賓青衫仗劍、韓湘子悠揚吹蕭、曹國舅手翫雲板。八人各施法術,安然渡海,故有「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」之說。
來至瑤池,三界群仙把盞獻壽、飲酒啖桃。董雙成吹雲和之笛、王子登彈八琅之璈、許飛瓊鼓太虛之簧、安期生歌妙初之曲,實乃仙界清渺,令人心曠神怡。
在此以八色川味前菜集成八仙過海。川菜前品多用轉盤,如七星轉盤為中間一色、周圍六色;八仙轉盤則是周圍八色、中央放置飾品。此色八仙轉盤,中央以青綠色、胭脂色的蘿蔔雕成八仙過海形像,周圍環列八色口味各擅勝場的前菜。
| |
aa
|
棒棒雞絲
|
aa
|
蒜泥白肉
|
aa
|
椒麻腰片
|
aa
|
怪味肫肝
|
aa
|
松塔蝦托
|
aa
|
乾煸敏豆
|
aa
|
宮保魷花
|
aa
|
魚香鮮貝
|
90-cm Ø Lazy Susan w/ centerpiece
|
棒棒雞絲
此菜以小棒將煮熟的雞肉捶鬆,特別容易入味,故以「棒棒」為名。
| |
1
|
爿雞胸淨肉, 180 g, blanched
|
aa
|
高湯
|
aa
|
萵筍, peeled, sliced, and blanched
|
30
|
grams 芝麻醬
|
aa
|
淡色醬油, 海鹽, 烏醋, 黃糖, 紅油, 現磨花椒, 蒜末, 薑末
|
aa
|
芫荽葉
|
雞肉入 85°C 熱高湯中浸熟,取出。待不燙手時,輕手捶鬆,順紋切成粗絲,依原來形狀排列在墊有萵筍片的盤中。
芝麻醬以溫水調開,以淡色醬油、海鹽、烏醋、黃糖、紅油、花椒、蒜末、薑末調味,淋在雞肉上,飾以芫荽葉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蒜泥白肉
| |
150
|
grams 豬後腿肉, blanched
|
aa
|
高湯
|
aa
|
甘藍菜絲
|
30
|
grams 蒜茸
|
aa
|
壺底醬油, 黃酒, 黃糖, 紅油
|
aa
|
蔥花
|
豬肉入 85°C 熱高湯中浸熟,取出。待不燙手時,逆紋切飛薄大片。置漏勺中入熱高湯略燙,瀝乾。每片拭乾,捲入甘藍菜絲,排列在盤中。
調和蒜茸、壺底醬油、黃酒、黃糖、紅油,淋在白肉上,撒下蔥花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椒麻腰片
| |
1
|
只豬腰, 250 g
|
aa
|
黃酒
|
10
|
grams 花椒粒
|
aa
|
蔥末, 薑末
|
aa
|
淡色醬油, 烏醋, 黃糖, 紅油
|
aa
|
小黃瓜片
|
豬腰橫向剖為二爿,剔淨筋囊,在光滑面直向劃上刀紋,斜刀片成花片。以清水漂浸,反復換水,至水色清明澄淨,瀝乾。入摻有黃酒的沸水中燙至將熟,漂過涼水,瀝乾。
花椒粒與蔥末、薑末一同切細,調入淡色醬油、烏醋、黃糖、紅油。落入腰片,輕手拌勻。盛在墊有小黃瓜片的盤中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怪味肫肝
此菜酸辣甜鹹糟嗆辛麻,百味俱陳,無以名之,故曰「怪味」。
| |
1
|
只鵝肫, dressed, 80 g, blanched
|
aa
|
高湯
|
1
|
爿鵝肝, dressed, 120 g, blanched
|
10
|
grams 辣根茸, horseradish
|
aa
|
淡色醬油, 甜酒釀汁, 烏醋, 紅油, 現磨花椒, 蒜末, 薑末, 紅辣椒末
|
aa
|
洋蔥絲
|
aa
|
黃橙皮末
|
鵝肫入高湯中煮至軟潤,取出切片。鵝肝入 85°C 熱高湯中浸至僅熟,取出切片。
調和辣根茸、淡色醬油、甜酒釀汁、烏醋、紅油、花椒、蒜末、薑末、紅辣椒末,落入肫片、肝片,輕手拌勻。盛在墊有洋蔥絲的盤中,撒下黃橙皮末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松塔蝦托
| |
120
|
grams 蝦仁, deveined
|
60
|
grams 花枝淨肉, cut up
|
½
|
只蛋清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白胡椒
|
aa
|
杏仁片, slivered almond
|
aa
|
炸油
|
8
|
片萵苣葉, cut into 8-cm Ø each
|
aa
|
白蘿蔔茸, drained
|
蝦仁拭乾,切成小粒。花枝塊、蛋清打成茸狀,拌入蝦粒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。分為八份,每份揉成橄欖形,層層插上杏仁片,成松塔形狀。入溫油炸至金黃,瀝淨油脂。
每只松塔置萵苣葉上,飾以白蘿蔔茸。排列在盤中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乾煸敏豆
| |
240
|
grams 纖型四季豆, haricots verts
|
aa
|
清油
|
aa
|
薑末, 蒜末
|
aa
|
大蝦乾末, 蘿蔔乾末
|
aa
|
淡色醬油, 烏醋, 黃糖, 現磨花椒
|
纖型四季豆摘除梗蒂,以輕油文火煸至略現焦痕,盛出。鍋中以清油炒勻薑末、蒜末、蝦乾末、蘿蔔乾末,落入四季豆,以淡色醬油、烏醋、黃糖、花椒調味,拌炒均勻,盛盤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宮保魷花
| |
2
|
尾水發魷魚, 120 g each
|
120
|
ml 清油
|
5
|
grams 花椒粒
|
4
|
支乾紅辣椒, seeded and cut up
|
60
|
ml 高湯
|
aa
|
淡色醬油, 黃酒, 烏醋, 黃糖
|
aa
|
花生仁, toasted
|
aa
|
藥芹葉
|
魷魚每尾直向切成二爿,每爿內面斜劃菱形細密刀紋,切成二塊。入沸水燙至捲起,充分瀝乾。以清油炒炸花椒粒、乾紅辣椒,落入魷花,炒炸至色澤金黃,撈出瀝淨油脂。
高湯煮沸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烏醋、黃糖調味。落入魷花、花椒粒、乾紅辣椒、花生仁,一翻。盛入盤中,飾以藥芹葉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魚香鮮貝
| |
4
|
只大型鮮貝, 30 g each
|
aa
|
清油
|
8
|
片苦苣葉, Belgian endive
|
aa
|
薑末, 蒜末
|
20
|
grams 辣豆瓣醬
|
60
|
ml 高湯
|
aa
|
淡色醬油, 黃酒, 烏醋, 黃糖
|
aa
|
蝦夷蔥末, chives
|
鮮貝每只橫向片為二片,以清油煎至兩面金黃,中心嫩熟。瀝淨油脂,分置苦苣葉上。
以鍋中餘油略炒薑末、蒜末、辣豆瓣醬。淋下高湯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烏醋、黃糖調味。淋在苦苣葉內鮮貝上,撒下蝦夷蔥末。排列在盤中,送席。
24-cm Ø plate
|
南排什味
「南排雜燴」是川系名餚。既以「南排」為名,自然特別著重擺盤。此菜傳統以鮑魚、海參、魷魚製成,現今魷魚已非名貴乾貨,且與八仙過海食材重覆,在此代之以花膠。
| |
8
|
只水發鮑魚, 60 g each
|
750
|
ml 高湯
|
60
|
ml 高湯
|
60
|
ml 黃酒
|
aa
|
薑片
|
4
|
只水發花膠, 120 g each
|
4
|
尾水發刺參, dressed, 120 g each
|
200
|
grams 香蔬, mirepoix, cut up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黃糖
|
8
|
件熟火腿花片
|
8
|
件熟筍尖花片
|
8
|
件櫛瓜花片, blanched
|
aa
|
芡粉
|
鮑魚排列在 2000-ml 燜燒鍋內鍋中,加入高湯、火腿汁、黃酒、薑片。以慢火煮沸,加蓋,置入外鍋中,燜置過夜。取出鮑魚。
花膠每只直切二爿。刺參燙過沸水,漂過冰水,每尾直切二爿。
燜燒鍋中揀除薑片,落入香蔬,煨煮 40 分鐘。濾清,煮至濃縮五成。落入花膠,以淡色醬油、少許黃糖調味,煨煮 15 分鐘。落入鮑魚、刺參、火腿花片、筍尖花片,續煨 15 分鐘,至刺參入味,湯汁略呈濃稠。落入櫛瓜花片,煮至溫熱。
取八只小盤,將櫛瓜花片、火腿花片、筍尖花片呈扇形排入。置上鮑魚、刺參、花膠。湯汁勾薄芡,分淋入盤中,送席。
8 @ 20-cm Ø plates
|
藏紅鵪鶉
番紅花蕊(saffron)是世上最昂貴的香料,大約 15,000 朵番紅花才能收集 100 g 雌蕊柱頭。青藏高原所產的藏紅花,則是極優質的番紅花(Crocus sativus, saffron crocus)。
| |
4
|
隻鵪鶉, dressed, 200 g each
|
aa
|
海鹽
|
aa
|
清油
|
aa
|
檸檬汁
|
400
|
ml 藏紅花彩椒醬汁
|
鵪鶉每隻直剖二爿,拭乾內外,薄撒海鹽。清油燒熱,將鵪鶉切面朝下置入鍋中,烹入檸檬汁,煎三分鐘。翻面,續煎三分鐘,至外皮金黃,鵪鶉嫩熟。瀝淨油脂,分置小盤中。淋下溫熱的藏紅花彩椒醬汁,送席。
藏紅花彩椒醬汁
| |
500
|
ml 雞高湯
|
200
|
ml 白葡萄酒
|
½
|
gram 藏紅花蕊, Tibetan saffron
|
aa
|
青色甜椒丁
|
aa
|
紅色甜椒丁
|
aa
|
清油
|
aa
|
海鹽
|
雞高湯、白葡萄酒同煮至濃縮五成。待不燙手時,落入藏紅花蕊,浸潤二小時。雙色甜椒丁以清油略炒,淋下藏紅花浸汁,煮沸,以海鹽調味。約得 400 ml。
8 @ 20-cm Ø plates
|
藏紅鵪鶉
崑山素燴
| |
8
|
只麵筋泡
|
8
|
段腐竹
|
2
|
片水發玉蘭筍片, trimmed
|
2
|
支水發竹蓀, trimmed
|
30
|
grams 水發銀耳, trimmed
|
2
|
只熟鹹鴨蛋黃
|
1000
|
ml 素高湯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白胡椒
|
aa
|
黃糖
|
8
|
支秋葵, blanched
|
8
|
支玉米筍, blanched
|
8
|
朵草菇, blanched
|
8
|
只白蘿蔔球, blanched
|
8
|
只小型胡蘿蔔, blanched
|
aa
|
芡粉
|
麵筋泡以熱水漂去油脂,漂過涼水,擠乾。腐竹煮至軟潤,擠乾。玉蘭筍片每片切為四條。竹蓀每支切為四段。銀耳摘成小朵。
鹹鴨蛋黃碾碎,鋪在襯有桑皮紙的烤盤中,入 160°C 烤箱烤至起泡。置涼,過篩。
素高湯煮至濃縮五成,以海鹽、白胡椒、黃糖調味。落入秋葵、玉米筍,煮至僅熟,取出分盛小深盤內。湯中落入其餘八色素蔬,煮至軟潤,勾薄芡,分盛至盤中。撒下鹹蛋黃,送席。
8 @ 20-cm Ø deep dishes
|
泡椒河鰻
英文鰻魚、鱔魚均稱 eel,因此往往混淆。鰻魚分為河鰻、海鰻,其中鰻鱺亞目鰻鱺科(Anguillidae, freshwater eels)的河鰻,易與河鰓魚亞目合鰓魚科(Synbranchidae, swamp eels)的鱔魚混淆。在此使用白鰻(Anguilla japonica, Japanese eel, 日本鰻鱺)。
泡椒、泡蒜是以泡菜方式浸漬的紅辣椒、大蒜仁。
| |
4
|
尾白鰻, dressed, 200 g each
|
aa
|
麵粉
|
aa
|
芡粉
|
aa
|
海鹽
|
aa
|
炸油
|
1
|
只芋頭, peeled
|
8
|
支泡椒, trimmed and seeded
|
8
|
瓣泡蒜, trimmed
|
20
|
grams 辣豆瓣醬
|
250
|
ml 高湯
|
aa
|
淡色醬油
|
aa
|
黃酒
|
aa
|
黃糖
|
8
|
支山椒芽(木の芽)
|
白鰻每尾取下兩側帶皮魚肉,拭乾。拌和等量麵粉、芡粉,以海鹽調味。魚肉逐條敷上粉料,入油略炸,瀝淨油脂。芋頭切塊,入油略炸,瀝淨油脂。
取八只 120-ml 扣碗,置入泡椒、魚肉、泡蒜,塞入芋頭。辣豆瓣醬以乾鍋略炒,淋下高湯,以淡色醬油、黃酒、黃糖調味,淋入碗中。每碗以桑皮紙封口,入蒸箱蒸 20 分鐘。揭除桑皮紙,湯汁潷入鍋中,泡椒河鰻扣入寬沿小碗中。
湯汁煮沸,續煮至略呈濃稠。分淋在泡椒河鰻上,飾以山椒芽,送席。
8 @ 240-ml wide-brimmed bowls
|
瑤華境界
《楚辭.九歌》:「折疏麻兮瑤華,將以遺兮離居。」王逸注:「瑤華,玉華也。」蘇州滄浪亭中,梅亭有「瑤華境界」匾額,讚頌梅花潔白如玉。在此則引申為西王母瑤池的瑤草瓊花。
冬蟲夏草(Cordyceps sinensis, 中華蟲草)是名貴中藥,產於青藏高原一帶高寒山地。因為野生產量稀少,且尚無法人工培植,價格極為昂貴。近年遂有人工培植同屬的蛹蟲草(C. militaris)菌體,稱為「蟲草花」。
魚唇是鱘魚、鰉魚、鯊魚、犁頭鰩魚等大型軟骨魚類的上唇,乾品以質厚潔白、澄淨明透為上。其他部位魚皮亦可製成乾品,是為「魚皮」。或亦美稱之為魚唇,然而並非真品。魚唇漲發後重量可達乾品 2.5 倍,因此 100 g 的乾魚唇,在此可供席上八位之用。
| |
250
|
grams 水發魚唇
|
2000
|
ml 雞高湯
|
200
|
grams 香蔬, mirepoix, cut up
|
10
|
grams 乾蟲草花, rinsed and drained
|
aa
|
海鹽
|
aa
|
黃酒
|
1
|
段白色長型山藥, 10-cm long, peeled
|
aa
|
薑黃粉, turmeric
|
8
|
支細香芹葉, chervil
|
魚唇切成 5-cm 寬的長條,置鍋中,加入冷水浸漫,徐徐煮沸,續以文火燜煮五分鐘。潷除湯汁,換過清水,重新煮沸燜煮。重覆三次,瀝乾,切成 5-cm 長的細條。
雞高湯、香蔬一同煨煮 40 分鐘。濾清,加入蟲草花,煮至濃縮五成,以海鹽、黃酒調味。落入魚唇,煨煮 15 分鐘,離火,靜置十分鐘,使魚唇入味。
山藥浸在冷水中,沿外圍批下 10-cm 寬、 0.1-cm 厚的薄片,切成 0.1-cm 的細絲。得 200 g 山藥細絲,浸在水中漂去多餘黏液。瀝乾,入薄鹽沸水燙至僅熟。充分瀝乾,分為八份。每份捲起,置小碗中。
濃湯鍋中撈出蟲草花魚唇,分為八份,堆置在山藥麵線上,略呈瑤花意象。鍋中湯汁煮沸,以薑黃粉調色,分淋入碗中。飾以細香芹,每碗架在鎏金底托上,送席。
8 sets @ 240-ml bowl w/ pedestal and saucer
|
蘿蔔絲餅
| |
300
|
grams 白蘿蔔, peeled and shredded
|
10
|
grams 熟火腿末
|
10
|
grams 大蝦乾末
|
aa
|
海鹽
|
aa
|
現磨白胡椒
|
120
|
grams 層酥麵皮, puff pastry, 9x4x3-cm
|
aa
|
炸油
|
蘿蔔絲以乾鍋文火炒至釋出湯汁,續炒至柔軟乾爽。拌入火腿末、蝦乾末,以海鹽、白胡椒調味。置涼,分為八份,揉成球形。
層酥麵皮擀成 12x9-cm 的長方形,捲成 9-cm 長卷。切成八片,每片撳成 8-cm Ø 的圓片。置上餡料,將周邊收攏捏合,略為撳扁,成 4-cm Ø 的圓餅。入溫油中泡炸五分鐘,轉旺火續炸一分鐘,至色澤嫩黃。瀝淨油脂,置墊有宣紙的小盤上,送席。
8 @ 16-cm Ø plates
|
人參果湯
蕨麻(Argentina anserine, silverweed)的幼嫩根部甘美可食,是青藏高原罕見的蔬果,當地稱之為「人參果」。春秋二季是挖掘人參果的時節。
青海地區將甜酒釀與水果同煮,是為「高香湯」。
| |
60
|
grams 乾人參果, soaked and drained
|
1
|
只蘋果
|
1
|
只水梨
|
1
|
只杏桃
|
500
|
grams 甜酒釀
|
人參果蒸至軟潤。蘋果、水梨、杏桃去皮去核,各切成八片。三種水果加入人參果中,撒下冰糖,蒸至軟潤。分盛小碗中,淋下溫熱的甜酒釀,送席。
8 @ 160-ml bowls
|
人參果
Comments
Post a Comment